2024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合理的吗?

最新修订 | 2024-09-17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不合理的。我国相关的法律中明确作出了新规定,通过协议方式离婚的双方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离婚冷静期,离婚冷静期到期之后如果双方依然决定离婚的,民政局相关部门才会给予办理。
2024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合理的吗?

一、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合理的吗?

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不合理的。我国相关的法律中作出了新的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二、离婚冷静期法律特征是什么?

(一)离婚冷静期的前提是尊重离婚自由原则

离婚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是法定范围内的自由。法律规定离婚冷静期,不是限制婚姻当事人的离婚自由,而是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在离婚两愿的前提下,给出适当的时间让其冷静思考,避免当事人因一时冲动而草率离婚。

(二)离婚冷静期适用于登记离婚即两愿离婚,不适用于诉讼离婚

诉讼离婚总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存在其他争议而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因而需要向法院起诉请求裁判,不存在当事人两愿离婚这种意义上的冷静问题。

(三)离婚冷静期的基本作用

基本作用是设置一个时间门槛,促使自愿申请登记离婚的当事人冷静思考,改变现行登记离婚基本上是“即申即离”,无法防止一时冲动、草率离婚的现状。只要期间适当,就不存在干涉当事人离婚自由的问题,有利于保持婚姻的稳定,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四)离婚冷静期的结果是确定真实意愿

离婚冷静期的结果是确定当事人的离婚意愿是否真实,决定是否继续或者终结离婚登记程序。当事人冷静思考后,如果确系自愿离婚的,就继续进行离婚登记程序,办理出具离婚证,终结当事人的婚姻关系;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提出撤回离婚申请,就否定了两愿离婚登记的要件,因而终结登记离婚的程序,当事人的婚姻关系继续存续,或共同生活,或提出诉讼离婚。

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是我国相关法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是我国离婚制度的重要特征。当代社会轻率离婚的现象愈加严重,成为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规定离婚冷静期能够完善离婚制度,防止轻率离婚,满足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稳定的需要。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4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4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2024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合理的吗?
一键咨询
  • 144****87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5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1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2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7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1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5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1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8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3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3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3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2024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合理的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合理的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我听新闻联播说广东农业户口快要取消了,我们农民有什么事要趁早准备的吗,别到时候吃了大亏?
[律师回复] 农业户口取消以后,农村这三种情况的村民可能会有损失。
1、没有土地使用证
在农业户口取消之前,也就是2013年,全国农村土地确权的工作开始进行。今年,大部分地区农村土地已完成确权,预计2018年,完成全部的土地确权。但是还有一部分村民因为个人原因(土地有争议、继承权不明确等)没能完成确权,无法领取土地使用证。
那么,取消农业户口后,土地确权也将会变困难。若是没有土地使用证,以后领取补贴、办理贷款抵押、土地流转等,没法证明土地归谁使用,这种情况可能会受到损失。
2、需要户口迁移的情况
前些年, 农村孩子考上大学需要将户口迁入高校的所在城市,这样方便毕业后的工作分配。若是因上学将户口迁出的,毕业后又没有工作,经过审批后可以将户口迁回村集体,申请土地和宅基地的使用权。农业户口取消后,“非农业”和“农业”户口可以在一个户口本上,但是归属地不在农村也无法申请宅基地和耕地,以后也不能领取村集体的分红。
3、没有承包到土地的情况
第二轮的土地承从1997年开始到2027年,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承包期为30年。正常情况下30年增人不增地,少人不少地。到2018年土地确权结束,村民们可以拿到土地使用证,并且上面地块位置、面积都有明确的标记。
土地确权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取消了农业户口,10后,也就是2027年,很可能就不会重新划分土地了,现在没有承包到土地的村民可能会有损失。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2024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的法律做了调整有了新的法律规定,夫妻办理离婚的手续时需要经过30天的冷静期,在冷静期两人平复了心情后,觉得双方还有感情基础就可以撤销离婚的手续,如果感情确实没有了过了冷静期就可以办理离婚手续。
10w+浏览
婚姻家庭
买了一套新房,要去签合同了,但是有个问题想要问下,关于买新房签合同要分早上和下午吗?
[律师回复] 买新房时,选择哪个开发商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以后自己以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好坏。因此,查看楼盘时学会甄别开发商很重要。
开发商的资质等级,是判断一个开发商是否有实力的主要参考标准。其次,开发商的口碑、楼盘质量、分析历年的销售情况等,都可以辅助购房者综合了解开发商的实力,做出判断。
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有些开发商在对外销售商品房时,五证并不齐全,但由于价格较低,很多购房者都会忽视查看五证。要知道没有五证,即使你买了房也无法办理房产证,所以签合同时一定要看五证。
1、签合同之日起30天内应备案
《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规定:“商品房预售的,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30天内,由出卖人向某房管所申请登记备案。”一般来说,购房合同生效条件为开发商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手续。
因此购房者在交完首付款后,要约定好开发商备案时间,只有购房合同备案了,法律上才承认购房者拥有房产的合法性。
2、交房之日起60日内办理权属登记备案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60日内,将需要由其提供的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资料报送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否则,视为开发商违约,也会影响业主拿证时间。”
3、签合同之日起90日内办理房产证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预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自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现售商品房的购买人应当自销售合同签订之日起90日内,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协助商品房购买人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和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
但在实际购房合同中,办理房产证的期限往往约定为1-3年,购房者要尽量要求开发商1年内办理好房产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4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小孩爸爸不负责任离婚是不是趁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并享有探望权。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这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保护,确保他们在父母离婚后仍能得到充分的关爱和抚养。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借钱不还的人趁早断交怎么办
如果你碰到有人借了钱就不还的事情,那你完全可以去法院告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原告,人家欠你钱的那位就是被告。打官司嘛,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证据来支持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让法官信服你们之间确实存在着金钱上的借贷关系。这就需要你得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明你们之间的借款情况,同时也得有清晰的理由告诉法官为啥他们该还你这个钱。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趁其不备抢夺构成抢劫罪吗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趁其不备抢夺构成抢劫罪吗问题解答如下, 趁其不备抢夺是否构成抢窃罪
趁其不备抢夺构成抢夺罪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
1、抢夺罪的客体
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是否属于被害人合法所有或者持有,在所不问。其侵害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财物必须具有能被抢走、能被移动的特点,故仅限于动产。
2、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
(1).必须是公然夺取。这是指犯罪嫌疑人当着公私财物持有者的面,乘其不备,公开夺取其财物的行为,公然夺取是抢夺罪区别于盗窃罪的秘密窃取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公然,主要是针对财物持有人而言。抢夺以当着持有人的面进行为必要。如果乘持有人不在的时候,既使是不避他人,不怕被别人发现的情况下,取走其财物,仍属秘密窃取性质。
(2).抢夺是一种强力行为,因为不实施强力夺取,就不能实现财物的非法转移。但必须以不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胁迫的手段为前提。这是抢夺罪区别于抢劫罪的显著标志。
3、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抢夺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诸如:为临时急用而抢夺他人财物,用后归还的;误认他人之物为己物,或者有权取得之物,为排除已被他人占有的障碍而公然索取的;债权人声称为抵债、扣押而公然夺取债务人财物的,等等,因都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以抢夺罪定罪,只能作民事纠纷处理。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4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离婚新规定2024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修订包括设立30天离婚冷静期,规定第一次起诉离婚未被判决且分居满一年后再起诉应准予离婚,并新增离婚财产分配规则,对挥霍共有财产的一方,法院可判定减少或取消其共同资产分配。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趁其不备抢夺是否构成抢劫罪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趁其不备抢夺是否构成抢窃罪
趁其不备抢夺构成抢夺罪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夺罪的构成要件:
1、抢夺罪的客体
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是否属于被害人合法所有或者持有,在所不问。其侵害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财物必须具有能被抢走、能被移动的特点,故仅限于动产。
2、抢夺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是:
(1).必须是公然夺取。这是指犯罪嫌疑人当着公私财物持有者的面,乘其不备,公开夺取其财物的行为,公然夺取是抢夺罪区别于盗窃罪的秘密窃取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公然,主要是针对财物持有人而言。抢夺以当着持有人的面进行为必要。如果乘持有人不在的时候,既使是不避他人,不怕被别人发现的情况下,取走其财物,仍属秘密窃取性质。
(2).抢夺是一种强力行为,因为不实施强力夺取,就不能实现财物的非法转移。但必须以不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胁迫的手段为前提。这是抢夺罪区别于抢劫罪的显著标志。
3、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抢夺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如果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诸如:为临时急用而抢夺他人财物,用后归还的;误认他人之物为己物,或者有权取得之物,为排除已被他人占有的障碍而公然索取的;债权人声称为抵债、扣押而公然夺取债务人财物的,等等,因都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能以抢夺罪定罪,只能作民事纠纷处理。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在网络上有负面新闻,发布方早已删除怎么办
[律师回复] 我们经常会发现同一条新闻在各个网站都会出现,这其中的情况就可以说是转载了,对于那些新闻我们甚至分不清楚到底哪里是原创,那新闻转载是否侵权呢? 《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也就是说,转载新闻是不构成侵权的,但是这个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1、新闻的范畴要搞清楚,不是所有的出现在报纸、网站上的资料都是新闻; 2、以什么方式进行转摘,转摘后是否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如果注明原作者的姓名,受转摘的网站没有声明“不许转摘”之类的语言; 3、提个建议,谨慎起见,获得同意后,再进行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 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 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离婚 > 2024离婚新规定离婚趁早是合理的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