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满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可能需要赔偿一个月的工资
(1)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2、如果单位辞退的是以下《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得辞退的职员,单位就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 、第四十一条 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入职不满一个月离职需要办理的手续包括写辞职信、交接工作、单位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将离职者的档案转出等。至于劳动合同到期的情形,不一定需要办理离职手续,具体来说,若是劳动者、单位都向继续维持劳动关系,那么可以选择续签劳动合同。
1、写辞职信
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也可以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推荐合适的接班人等内容。
2、和主管详谈
这是离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离职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和支持,关键还得看这一步。在和主管详谈之前,必须准备好离职的充分理由。如果即将离职者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在谈话中主管很可能会挽留离职者,而即将离职者必须用得体的语言去应对,想方设法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辞而别,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3、交接工作
在和主管谈妥了具体离职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交接工作。在公司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的时候,即将离职者应该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而即使在接替即将离职者的人来了之后,即将离职者仍必须将手头的工作交接完毕才能离开公司,以尽到自己的最后一份责任。
4、人事手续
决定离职之后,会有一系列人事手续要办,一般来说是由原单位开出退工单,并离职者的档案转出。另外还有离职者的养老关系和房屋公积金等等也需要一并转移。假如离职者已经找到了新单位,那么只要将原有的劳动关系转到新单位即可,假如离职者是待业或者出国等等,那么就必须咨询有关部门后妥善处理,以免将来需要用到这些关系的时候发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5、开离职证明
按正常途径来,走的时候要开离职证明,有些公司招聘的时候要看公民的离职证明的。
6、储存工作档案
在辞职前,职员就应当做一个有心人,平日就做好业务知识管理。将每项业务的程序与必要技能,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储存在档案或电脑里,这样离职时才可以移转出去。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接替者,对职员也有好处。任何业务或经验,若不能够加以整理、记录,很难转化成个人财富。这种积累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更是在公司内持续升迁,或取得外界机会的必备条件。
职员入职的时候,若是双方没有签署劳动合同,职员入职的时间一旦超过一个月,那么单位就需要承担支付双倍薪资的责任。但对于被辞退者就职时间不到一个月的情形,单位就不需要支付双倍的工资。但是如果单位的辞退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单位需要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