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确权之后产生争议如何处理?
土地使用权确认纠纷发生之后可以通过协商,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政府不能处理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2、处理土地确权纠纷的注意事项
(1)村委会办公室、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及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应当依法进行确权登记发证,确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将集体土地使用权依法确认到每个权利主体。凡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单位或个人应申请确权登记。
(2)运用土地确权原则和方法,确定实践中具体土地权利的类型、性质、主体、客体,以及权利内容等。
(3)掌握土地权属争议的类型、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的处理方式、处理机关、处理程序;运用有关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的规定,对具体争议案件提出处理方式和程序。
(4)运用土地确权和争议调处法律、政策,针对具体争议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处理意见。
二、土地没有确权被征收怎么办?
1、没有确权的土地若是被划分为征收范围,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向政府提出确权的申请。
土地没有确权被征收,可以与人民政府进行协商解决。没有确权的宅基地可以先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确权,申请确权一般向乡镇政府或县区自然资源局申请,提交相关的证明材料。一般没有确权的土地被征用需要赔偿,被占用的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2、土地确权是指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
也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确权机关是指依法有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的行政机关。我国基本上遵守一户一宅的政策,在面临拆迁的时候,政府会根据此政策进行征收,但是新宅基地的腾退理应得到其他的相应补偿。
三、发生土地争议双方没有证据怎么办?
1、发生土地争议双方没有证据,需要采取合法的方式收集证据。
土地权属有争议的,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任何组织和个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土地纠纷双方都没有证,那么需要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自己的土地权益。
例如,可以凭借房屋所有权证、宅基地证等证明自己在该土地上有使用权或所有权。还可以通过证人证言、地籍资料等方式证明自己对土地的占有或使用。如双方都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自己在该土地上的权益,则需要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纠纷。如无法通过和解、调解解决纠纷,双方可以申请法院调解、仲裁或诉讼。
就土地的使用权等的问题发生纠纷的,首先纠纷当事人可以自行解决,无法解决的可以请第三方进行调解,或者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对土地确权之后产生争议如何处理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