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诉讼判决的形式有哪些
驳回诉讼请求裁决,即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且合法合规、手续完备,或原告诉求被告履行法定义务无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法院会作出该裁决。
裁决还运用于三种特殊情况:
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合法合理,但存在改善之处;
另外两种分别为,符合现行立法精神和政策变化的修改或废止;
其他需裁定驳回起诉的特殊情况。
撤销判决则分为全盘否定性裁决、部分肯定性裁决以及撤销并要求换发新具体行政行为的裁决三种形式;
而对逾期未履行业务的部门,法院可依法做出“责令执行”的裁决;
变更判决是对处罚不当的行为做出纠正性的决策;
确认判决则是法院通过评估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或违法性来认定其是否适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一)主要证据不足的;(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超越职权的;(五)滥用职权的;(六)明显不当的。
二、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分担
一、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的举证责任。与民事、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程序中,原告并不需要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内容承担举证责任,只需要对下列内容承担举证责任:
(一)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1)原告起诉时首先应当证明的是其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证明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存在。
(3)证明起诉符合起诉期限的规定。行政诉讼中,原告的起诉须遵守起诉期限的规定,并且在起诉时向人民法院提供其符合起诉期限规定的证明材料。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被告不作为行政案件,是指应当由原告申请行政机关作为或者由行政机关依职权主动作为而行政机关不作为的行政案件。被告不作为行政案件多属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以相对人的申请为前提,没有申请人的申请,行政机关不得从事该行为,对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时,应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在行政程序中曾向行政机关提出过申请。
(三)原告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原告提起行政赔偿诉讼,都要对因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遭受损失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即举出证明损害事实的发生与存在,损害的程度、损害赔偿的依据等方面的证据。
但是,如果造成因为行政机关的原因导致损失无法提供时,举证责任在被告行政机关一方,如果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依照法定程序保存相关的证据,将导致被告承担举证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的举证责任
1.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行政诉讼区别于其他诉讼的特有原则。
2.被告应当主动提供证据,并且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被告如果要逾期提供证据,必须要有正当理由: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理由。如果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查证属实的,则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被告将承担不利后果。
3.在行政诉讼中,虽然第三人举证应只围绕自己的利益主张,但在有些情况下,第三人的利益主张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密切相关。对此《行政诉讼法》还规定了被告证据失权的除外情况,即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行政诉讼判决的形式有哪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