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法新规离职有哪些变化

最新修订 | 2024-11-05
浏览10w+
孟理昕律师
孟理昕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05人
专家导读 根据新修订的《劳动法》,企业不能强制解雇员工,特别是那些希望继续工作的员工。员工有权决定是否离职,未签合同的员工可即时离职,已签合同的需提前30日通知。试用期员工可随时离职,正式员工需提前3日通知。雇主不得扣留辞职员工的薪酬,除非合同中有符合法律规范的违约金条款。员工有权因雇主违法行为随时结束雇佣关系并要求补偿。

2024年劳动法新规离职有哪些变化

一、劳动法新规离职有哪些变化

根据最新修订的《劳动法》法规,企业已经失去了强制解除员工劳动关系的权力,特别强调对于那些有意愿继续留任工作的员工,应当给予充分的机会继续为公司效力。以下为相关详细解读:

一、劳动者享有自主决定是否离职的法定权利,不受雇主任何形式的干涉或限制。

二、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即时解除与该单位的劳动关系。

三、如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签署书面劳动合同,但如劳动者需提出离职申请,只需提前30日告之雇主即可。

四、对于处在试用期内的劳动者而言,他们享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若进入正式用工期后,则须提前3日告知方可离职。

五、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滞留辞职劳动者的薪酬,前提是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时符合法律规范且无其他附加违约金条款的约束。

六、违约金条款仅限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技术培训以及双方就服务期有具体约定的情况下。

七、若用人单位存在故意拖欠员工薪资、任意扣除员工工资、未满足劳动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社保缴纳不及时、实际发放的薪水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未满足劳动法律规定提供劳动保障及劳动环境、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采取欺骗、威胁、利用不正当手段等行为,那么劳动者有权利随时结束雇佣关系并要求相应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二、刑法受贿罪标准怎么界定

一旦个人行贿的金额达到十万元及以上,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且可能面临没收全部财产;若情况特别严重者,则可能受到死刑惩治,需同步没收全部财产。反之,如果个人受贿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之间,则应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可能被没收部分财产;但如情节极端严重者,将处以无期徒刑,同时需承担没收全部财产的责任。

再次,倘若个人受贿金额在五千元至五万元之间,便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惩罚。

另外,若罪犯在犯罪后有认错态度,积极退回不法所得,可以考虑减轻刑罚或不处以刑事处罚,然而须接受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所作出的行政处分。

最后,对于受贿金额未达五千元,但情节较为严重的罪犯,将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而情节相对轻微者,则可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酌情决定是否给予行政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多次受贿却未经处理的行为,将按照累计受贿金额进行处罚

《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

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第一百八十四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受贿罪】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依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任何企业均无权强行解除其在职员工的聘用关系,尤其针对那些仍然向往在该公司稳定持续发展,愿意长久为企业服务的员工而言。每个劳动者均有权利自行选择终止或维持与企业间的雇佣关系,对于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员工,他们可以随时自由地作出离职的决定;而对于已经签署了劳动合同的员工,则需要提前至少30天向用人单位提出辞呈。此外,对于处在试用期内的员工,他们同样拥有随时离开公司的权利;而对于正式员工来说,他们需要提前3个工作日向用人单位提交辞呈。值得注意的是,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或扣押辞职员工的薪资报酬,除非在双方签署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合法且合理的违约金条款。同时,每位劳动者都享有因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而随时终止雇佣关系,并要求获得相应赔偿的权益。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本文7.6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0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2024年劳动法新规离职有哪些变化
一键咨询
  • 144****5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4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1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5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4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6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2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0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7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0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7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2024新版劳动法有什么变化?
新版劳动法在年假方面的规定做出了改变,若员工工作累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年假休息时间一般是五天,若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一般年假休息时间为十天,二十年以上工龄的,年假为十五天。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2024新交规有哪些重要变化
近期,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迎来新变革,旨在适应社会发展,保障民众出行安全顺畅。新细则涵盖多项措施,如强化驾驶员培训与考核、提升道路基础设施质量、优化交通信号与监控系统等。这些措施不仅确保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也促进交通流的高效运行,有效应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10w+浏览
劳动纠纷
2017年退伍军人养老保险新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律师回复] 养老金是对退伍军人晚年生活的经济保障,上海市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时间为每月5日-26日(法定节假日除外)的上午9:30,打印《受理情况回执》一式二份。二,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安置地(户籍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理所需条件

1)本市户籍的退役军人

2)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单位、

5)项办理材料。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复员退伍军人的缴费年限为军龄与其个人实际缴费年限之和:00-11。一是城镇退役士兵待分配期间连续工龄计算问题。在退伍军人养老保险工作中有以下五大具体问题需要予以明确中国退役军人网整理如下;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续相关问题,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各地的办理时间要以当地社保局的通知为准。(
2)材料不全且表示可补全材料。三。当然:以复员退伍军人领取养老金待遇当年缴费档次的平均额加上政府缴费补贴为基数、基础养老金、复印件

3)军队开具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4)军队开具的《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
5)军队出具的银行汇款凭证复印件,具有国家政策支持,与办理机构各执一份;五是参保人员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后其待遇计算问题:按复员退伍军人领取养老金当年的统一标准发给,及下午13:1。2、已申报户籍登记在身份证申领期间,具体政策以最终文件执行情况为准、(
5)项办理材料2。退伍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指南1:退伍军人购买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有相关政策规定:30。以上数据依据网络公布资料整理.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理地点军人退役后安置地(户籍地)区(县)社保经办机构。注。5、单位为已建立社保账户的人员办理时只需提交(
3),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二是离退休人员变更相关信息后其待遇问题,并非与其他人员办理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一样。办理机构将全部材料复印后退还;三是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不够15年的问题。5,与办理机构各执一份。具体信息也可拨打当地社保局电话12333进行免费咨询、(
4)、(
4).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理事项军人退役后将其在部队服役期间的养老补助金.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理所需材料(
1)有效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2)《户口本》原件,与办理机构各执一份,本人办理时只需提交(
2),该额度计入个人帐户储存额.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理时间以上海市为例、缴费年限养老金。4,乘以其军龄(不满1年按1年算)计算帐户化额度:30-16。3,办事人员签名确认后、个人帐户养老金。四,办理机构打印《办理情况回执》一式二份。退伍军人养老保险补助标准一。办理机构将全部材料退还。其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其他参保人相同,办理机构打印《受理情况回执》一式二份.军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理流程(
1)符合办理规定、(
3)、优待养老金。(
3)不符合办理规定
2017年是土地确权的最后一年,请问国家宅基地新政策2017年有哪些那些变化和改动?
[律师回复] 最新国家宅基地新政策2017年解读: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政策解读: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是现实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却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等。而在对农民补偿方面,国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助费加起来,不超过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如果按照农业种粮的用途进行补偿,按一亩平均毛收入1000元来算,每亩30倍才3万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楼房,一平米就要卖5000元!
二、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途径。
政策解读: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靠“卖地”,可是土地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有一些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并入一些周边的农村,这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需求之一。把类似于村办企业、工厂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入市制度,并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农民可以利用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政策解读:试点宅基地改革,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未来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或宅基地闲置,国家可能采取的措施会“很简单很暴力”——征税!超过标准、面积过大的宅基地也要征税!对人均耕地少,
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原则上或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是通过集中建设农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落实一户一宅。而对于那些在城镇落户的农民,他们村里的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偿退出,由村集体出资购买。河南省已经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市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资金库,对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0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2024新民法典离婚新规有什么变化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离婚问题上有所创新,包括设置离婚冷静期、重婚罪认定、长期恋爱关系及家庭暴力处理等方面。离婚冷静期要求协议离婚双方至少思考30日,期间任何一方可撤回申请,以维持婚姻。
10w+浏览
婚姻家庭
2017成都户口平迁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2017成都户口平迁政策有哪些新变化成都提出,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鼓励大学生来蓉创业、鼓励在蓉大学生留蓉发展。要坚持以更开放、更包容、更便利的理念,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于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努力打造最开放包容和最具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让广大“蓉漂”扎根成都、融入成都。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落户条件:
1、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
二、毕业生如何选择落户地
1、申请人已有住房,应在住房所在地申请办理;
2、申请人没有住房,但是直系亲属在成都有住房,可在其直系亲属的住房所地申请办理;
3、申请人没有住房但有工作单位,可在单位集体户或单位所在区(市)县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申请办理;
4、申请人没有住房且没有工作单位,可在区(市)县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申请办理落户。
三、在成都购房入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按揭买房必须在银行还款满6个月;
2、同一套住房,权属未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只申请办理一次购房入户;
3、购房迁入成都的人员,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办理户口随迁。但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必须本人落户成都5年后,才可以按相关政策申请投靠入户。
4、2016年6月1日前购房落户政策房屋建筑面积需满70㎡,后经调整为90㎡。在执行之日前已购买的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可以根据“旧的购房入户”规定办理。综上所述,在2017成都户口平迁政策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放宽对学历入户的要求,只要是本科学历,年龄在45周岁以下,都可以凭借毕业证和学历证明直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即便是往届生,也同样适用这条政策。根据有无工作和房产,毕业生可以选择多种落户地点。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2024年最新强制执行新规有什么变化
执行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出示身份证明文件,并在完成后制作书面记录,由各方签字或盖章确认。法院可根据需要设立执行机构。若先前执行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有误判并造成社会影响,法院应依法废止,并准许所有权人申请返还财产。不服从者,将强制执行。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姐姐今年结婚,已经计划好了要出去旅游一趟,但是不知道婚假放多少天?想问一下全国婚假规定2017内容是什么?
[律师回复]
一、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7、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
二、二婚婚假规定
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婚假待遇。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职工享受三天的婚假。对于再婚者的婚假问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曾有明确答复,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国家有关职工婚假的规定精神,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三、晚婚假正式取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此前的计生法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本次计生法修订,将该条款修改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0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2024年离婚新规定法有哪些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离婚法律制度得到调整与完善。夫妻自愿离婚需达成子女抚养和财产分配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申请后30天内无人反对则生效,有异议可撤销。 30天后需亲自领取离婚证。诉讼离婚需先调解,调解无效则判决离婚。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2024年劳动法新规离职有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