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多长时间可以被定义为拖欠
拖欠工资超逾30日方才符合定义。根据规定,薪酬应当采用月薪制进行发放,也就是说,雇主有义务确保每个月都能向员工发放应得的工资,
因此,当自然月份结束之后的第30个工作日未能及时结算工资时,便可视为工资拖欠行为,即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拖欠工资,此时,员工有权依法对相关单位提起诉讼。
此外,各级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亦拥有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权力。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二、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可以索赔多少
如果您们在与劳动者签订的合同时约定了发放工资的具体日期,而至该日期后尚未发放工资的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贵公司已出现拖欠员工工资之举,对此,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会负责接受此类投诉案件,并且认真核实每起投诉的真实性。
若经查证属实,劳动行政部门将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履行支付义务,此外,还可以依法判令用人单位按照欠款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比例,对受损的劳动者另行支付赔偿金。
当然,在劳动行政部门已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相应工资及赔偿金的严正指令之后,如用人单位无悔过之意依然拒绝支付,同样受此侵害的劳动者可依法寻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主张自身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三、拖欠工资多久不起诉失效
根据我国法律明确要求,劳动纠纷的仲裁时效定为一年。若有用人单位未能按照约定支付员工工资,劳动者需在此时间内申请进行劳动仲裁,如超过此期限则可能丧失法律援助。但是需要谨记的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内由于拖欠工资所引发的争议,并不会受到一年仲裁时效期限的制约。然而,当劳动关系宣告终止时,劳动者必须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算一年内发起劳动仲裁请求。若劳动者对于仲裁结果持有异议,可以从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计算十五日之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诉讼申请。
拖欠工资超过30日可视为拖欠。根据规定,月薪应按时发放。若自然月份结束后的第30个工作日未结算工资,即构成拖欠。员工有权依法提起诉讼,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也有权监督检查。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