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入职没签合同是否可离职?

最新修订 | 2024-02-24
2.1w浏览
律师解析
没有签劳动合同不可以随时离职。
劳动者想要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履行提前告知义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不提前告知就直接离职的,应当支付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合同案件·推荐文章

盐城178****842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7****613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445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76人选择咨询律师
595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入职没签合同是否可离职?
一键咨询
  • 171****63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8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3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5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0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2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1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4****77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5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8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8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2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8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8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7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3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5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1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8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8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1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6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5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4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5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3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6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3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0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7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3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7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1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0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8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7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8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5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5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135****968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1****325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0****12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办了入职没签合同是否可以离职?
需要依法办理离职手续,提出书面申请,做好交接工作,但随时可以走人,不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三天提出辞职不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办了入职没签合同是否可以离职?
办了入职还没签合同的话是可以离职的,如果是刚办了入职,可能当时阶段还处于和公司约定的试用期,公司有可能是在经过试用期的考察以后才会正式的签合同,试用期期间离职的也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或者是因为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要离职的,也完全受到法律支持。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残保金的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如何计算
[律师回复] 解析:
1.关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上年度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计算,主要参照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的贷方累计发生额进行评估。
2.保障金的具体计算方法涉及到上年度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以及本单位在职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等关键要素。
计算法则如下:
3.保障金的每年应缴金额等于(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乘以所在地省级、自治区级及直辖市级人民政府所规定的安排残疾人就业比例减去上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再乘以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的年平均工资。
此处所称的“用人单位在职职工”,特指用人单位编制内人员或者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了1年以上(包括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
对于季节性用工,应当按照年平均用工人数进行折算。
若采用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则需将其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中。
4.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为准,无需拘泥于整数形式。
5.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则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的计算方式来确定。
法律依据: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十三条
从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审批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批评教育,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拒不签署同意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意见的,或者对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故意签署同意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意见的;
(二)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挪用、扣压、拖欠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款物的。
入职两天离职没签合同是否赔偿?
未满一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合法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只需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入职两天离职没签合同是否有赔偿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入职两天离职没签合同是否有赔偿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自由离职的的伤残补助金怎么申请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依法经过工伤等级鉴定且员工选择离职之后,相关权益的申请理应由雇主单位负责向法定的工伤保险机构进行提交。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之规定,倘若工伤职工以个人名义提出此项请求,便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获得与其所在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权利,同时,工伤保险基金也将按照相关规定,为其支付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
而作为雇主单位,亦需依照同样的标准,向其支付一次性的伤残就业补助金。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金额标准,则由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明确规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66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一次性购房可用职工工积金支付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针对在职员工及其家属在面临购置、建设、翻新或大规模整修自家房产需求之际,他们所持有的福利住房公积金账户便能得以提取并使用。
其次,对于那些选择租赁房屋用于日常居住的职工群体,同样能够通过公积金提现来承担相应的租金开支。
除此之外,当涉及到商业性质的购房交易时,员工则有权利用公积金账户中的资金来偿还购房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低收入家庭,涵盖家庭成员、未满18岁的子女及年迈父母在内,倘若因其疾病或自然灾害造成家庭经济状况极度恶化,他们同样具备申请提取公积金以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资格。
最后,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之下,例如员工离职、退休、移民至海外长期定居,乃至不幸离世等相关事件,公积金亦可依法予以提取。
然而,在此需特别提醒各位,各类公积金提取所需提交的材料各不相同,且每次提取的金额与频率均须依据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具体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服务员离职不当场结工资是否合法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应于员工正式离职之际,不仅需一次性支付完毕其当月全部工资,同时亦须一并结算所有加班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公司往往会选择在下个月公司统一发放工资之时再行结算员工工资。
若员工坚持要求离职时即刻领取工资,则公司理应立即予以兑现。
如若未能及时结算工资,那么用人单位的行为无疑构成了违法行为。
对于此类情况,劳动者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通过协商方式加以解决。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展开直接对话,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其次,申请调解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当事人可以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当地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按照相应程序进行处理;
再次,仲裁处理亦为可行之策。
当事人可以将纠纷提交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处理;
最后,诉讼解决亦是一种合法手段。
对于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结果不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期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入职没签合同离职可以吗?
最好是需要依法办理离职手续,提出书面申请,做好交接工作,最好不要随时走人,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首要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主要涵盖以下关键领域:
首先,要构建和完善自身机构内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确保每一位员工对自身所承担的安全职责有着全面透彻的理解与认识。
其次,负责组织编制和订立本单位内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并保证每一位员工都深刻理解其内涵及重要性,从而自觉、严格地遵守执行。
此外,还需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旨在提升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必须保障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其中包括必要的安全设施建设和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督促和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最后,需要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面前做好充分准备,从容应对。
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首要责任人有义务及时、准确、真实地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以便相关部门能够迅速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妥善处理事故。
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