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诉讼时效是多久?

最新修订 | 2024-09-18
浏览10w+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5年
专家导读 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诉讼时效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诉讼时效是多久?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二、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第一百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第一百九十六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第一百九十八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九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的存续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产生之日起计算,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存续期间届满,撤销权、解除权等权利消灭。

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条款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诉讼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法律上对诉讼的时效是有规定的,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那么司法机关是可以不受理相关诉讼案件的,具体的案件诉讼情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认定,以司法机关认定为谁。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2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86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诉讼时效是多久?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8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1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0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3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8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6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4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6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7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4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2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1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6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镇江188****896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35****426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900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关于土地转让合同违约如何诉讼
土地转让合同违约想要起诉首先需要准备好起诉状、证据资料,比如合同,比如对方违约的事实证据,然后递交法院,法院受理以后准备好庭审,如果愿意调解还可以调解,不愿意调解那么就接受法院最后的判决。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律师,你好!在法院工作的舅妈,从法院拿回来了一些有关土地出让合同诉讼时效有多长的宣传册,看不懂,想知道土地出让合同诉讼时效好久?
[律师回复] 土地买卖纠纷的追诉期限,适用一般民事行为的诉讼期限,为3年。
诉讼时效为2年的情形:
1、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合同法解释(一)》第6条,技术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实施之日超过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一年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2年。
3、《专利法》第62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4、《国家赔偿法》第32条第1款,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5、《海商法》第257条第2款,有关航次租船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6、《海商法》第258条,就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分别依照下列规定计算:
(1)有关旅客人身伤害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2)有关旅客死亡的请求权,发生在运送期间的,自旅客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因运送期间内的伤害而导致旅客离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计算,但是此期限自离船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年;
(3)有关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7、《劳动法》单位保管劳动合同文本和相关书面资料期间为2年。
8、《产品质量法》第45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律师您好!我们家有一些土地,因为妈妈转让给我们的亲戚家种植,现在出现来一点问题,希望能给我解答一下关于土地转让无效反诉状是怎么样的,谢谢。
[律师回复] 原告(反诉被告)刘某某,男,1987年3月1日生,汉族,非农户,住兴县奥家湾乡车家庄村。
委托代理人张永全,男,山西晋兴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反诉原告)刘某某1,男,1967年10月26日生,汉族,农民,
审理经过
原告(反诉被告)刘某某与被告(反诉原告)刘某某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列诉讼参加人均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诉称
原告(反诉被告)诉称并反诉辩称,2013年12月8日,原告与被告签订土地转让协议一份,该转让的土地位于太平沟大峁上,四至界限为:东至水壕、西至水壕、南至大沟、北至地界,面积18亩,转让价格40000元。原告依约定交纳40000元土地转让金后,取得该土地的使用权。后原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该土地上种植油松27000余株、核桃树3000余株,该经济林均已成活且核桃已挂果,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6年6月,被告经秦家圪棱村民委员会同意,将转让给原告的该幅土地连同原告种植的林木与山西飞宇达华兴铝业奥家湾II矿2#安全治理项目部签订了临时租地协议书,山西飞宇达华兴铝业奥家湾II矿2#安全治理项目部在该土地上从事露天采矿作用,将原告种植的林木大面积毁损,给原告造成4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当事人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被告未经发包方秦家圪棱村民委员会同意,将该土地转让给原告,此后又经发包方同意将该土地转让给山西部,致使该合同无效,那么被告应当退还原告土地转让金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8条之规定,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本案中,由于被告的过错给原告造成的损失如下:油松27000株,每株按10元计算;核桃树3000株,每株50元计算,共计40余万元。上述标准参照岢临高速在兴县境内林木补偿标准计算。该损失被告依法应予赔偿。对被告的证据3无异议,这个可以证明被告将大峁上的20亩土地转让给原告。对证据1,有异议,因为证人没有当庭作证,而且证明的内容与法定的内容不符。2013年12月8日原告与被告刘某某1转让土地时,当时总共有20亩地。被告转让原告的是18亩。被告当时和原告说其中的两亩是被告哥哥刘某某2的,让原告和刘某某2商量,原告与刘某某2没有说成,所以转让的是18亩,当时原告和被告去实地考察了。还有村委根本就不知道此事。这个18亩地是由协议上地界决定的那个18亩。还有被告的代理人都没有去实地考察过这个土地,又怎么会知道具体的情况。协议上写的“本土地转让20年”是原告写的。反诉应该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而反诉原告提起的反诉超出了期限。反诉原告提出的3万元租金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不予认可。原告转让了土地后一直从事的是农作活动,没有进行过其它活动,没有毁坏过地质地貌。反而是被告进行过破坏地质地貌的活动,由此给原告造成了损失。而且被告存在欺诈行为,二次签订协议。原告在土地上种植的树被毁坏,要求被告给原告进行赔偿。土地使用证是村民享有土地使用权的合法凭证,被告转让给原告的就是这大峁上的18亩土地。原告的损失是因为被告二次转让给原告造成的,还有,被告说村委证明原告租的是2亩地,村委就不知道原告租地,那么被告方又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原告租的是2亩地而不是18亩地?综上,原告认为,被告未经秦家圪棱村民委员会的同意,采取欺诈手段与原告订立土地转让协议,之后又将该土地转让于他人,致使原告合同履行不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管理法》第37条之规定,被告与原告签订的土地转让协议系无效合同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土地出让合同违约金诉讼时效是多久
土地出让合同违约金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大多数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都是三年,土地出让合同违约金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合法权益受损之后开始计算的,不过,合法的维权行为是可以中断诉讼时效的。
10w+浏览
征地拆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86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土地转让合同违约之诉有诉讼时效吗?
土地转让合同违约之诉是有诉讼时效的,对于此时效为三年,一般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是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损时进行计算,但如果超过了二十年再进行起诉,那么法院将不会进行受理。
10w+浏览
征地拆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土地出让合同违约纠纷提起何种诉讼?
土地出让合同违约纠纷提起的是行政诉讼。我国的土地使用权人是直接跟国土资源部门签订的出让合同,签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属国家行政单位的话,由此引发的纠纷,选择起诉的话都只能是行政诉讼。跟普通法人或自然人签订的土地转让合同纠纷属于民事诉讼。
10w+浏览
征地拆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86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土地出让合同违约金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土地出让合同的违约金诉讼时效是三年。如果当事人双方已经有了具体的违约情况,那么被违约的那一方是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违约金的,然后双方可以在约定的违约金时间之内结清违约金,但如果该赔偿的那一方没有在约定的时间之内赔偿清楚,那么从这时候开始算起的,三年之内都是这个诉讼时效。
10w+浏览
征地拆迁
反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
[律师回复] 对于反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反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
一、反担保追偿权诉讼时效
担保追偿权是指担保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之后,享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从担保追偿的定义可以看出,追偿权必须是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之后才能够行使,如果担保人并没有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任何责任,担保人是不能够要求债务人提前偿还的。
但是在保证这种担保方式中,存在一种例外情形,即保证人追偿的权优先行使。根据《担保法》第32条、《企业破产法》第51条的规定,当人民受理债务人的破产案件后,债权人没有申报债权的,保证人可以参加破产财产的分配,预先行使追偿权。如果保证方式为连带共同保证的,各保证人作为一个主体申报债权。
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还应当注意诉讼时效的限制。根据《担保法解释》第42条的规定,担保人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自保证人向债权人承担责任之日起2年内。同时《担保法解释》第21条规定,主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担保人享有主债务人的诉讼时效抗辩权;担保人未主张前述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承担保证责任后,不得向主债务人行使追偿权,除非主债务人同意给付。
综上,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一般是在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之日起2年内行使,同时要主要主债务的诉讼时效的限制。当然,追偿权的诉讼时效也适用诉讼时效中断和中止的规定。
二、反担保成立的条件
反担保的成立需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了担保。由于反担保依附于担保而存在,反担保合同也不能脱离于担保合同而单独存在。如果第三人没有向债权人提供担保,那么第三人也就不能要求债务人向其提供反担保。担保是反担保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反担保是担保的发展。
2、债务人或者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担保。只有在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后,债务人或债务人之外的人再向第三人提供担保,才能称之为反担保。债务人之外的其他人向第三人提供的反担保既可以是保证担保,也可以是抵押担保或者质押担保。
3、只有在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时,第三人才能要求债务人向其提供反担保。也就是说,在反担保法律关系中,只有保证、抵押和质押这三种担保形式才能同时产生三方法律关系主体,因此,反担保只能存在于保证、抵押和质押之中,而不能存在于留置和定金中。
4、需符合法定形式。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反担保行为不仅要求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法律形式一般为书面合同。在抵押合同和质押合同中,单纯订立书面合同还不能使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设立,当事人还需到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应部门办理抵押物登记和权利质押登记或动产交付手续后,抵押权和质押权才成立。
快速解决“行政类”问题
当前386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反诉诉讼时效是如何的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反诉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反诉诉讼时效是怎样的:和一般的诉讼时效一样,原则上为3年。
1、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合同法解释
(一)》第6条,技术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实施之日超过一年的,人民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一年的,其提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
3、《专利法》第68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4、《国家赔偿法》第39条第1款,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5、《海商法》第257条第2款,有关航次租船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6、《海商法》第258条,就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分别依照下列规定计算:
(1)有关旅客人身伤害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2)有关旅客死亡的请求权,发生在运送期间的,自旅客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因运送期间内的伤害而导致旅客离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计算,但是此期限自离船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年;
(3)有关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7、《劳动法》单位保管劳动合同文本和相关书面资料期间为2年。
8、《产品质量法》第45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反诉受诉讼时效限制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因我国《合同法》没有对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做出明确规定,其
第一百四十一条中规定,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而司法解释
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有自承包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一年,或者虽未超过一年,但承包人已实际做了大量的投入的,对原告方要求确认该承包合同无效或者要求终止该承包合同的,人民不予支持的规定。故我们认为,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理由如下:
1、从诉讼时效制度的含义及性质角度分析
诉讼时效是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力,当时效届满时,人民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在进行保护的制度。从其性质上讲是以一定的事实状态存在为前提,旨在维护既有事实状态,稳定现有即成法律关系及法律后果的制度。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中关于“一年”的相关规定,从表面上看与诉讼时效的立法导向和性质类似,但是不等于说就是诉讼时效的规定,因为旨在保护既有事实状态的规定在民法中还是较为常见的,例如善意取得制度、效力待定合同中的追认权制度等等,不能因为立法导向类似就将两种制度混为一谈。
分析诉讼时效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丧失胜诉权,保留权,在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后,人民核实后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即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公力救济止步于此。但是从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但书中,即“但可根据实际情况,依照公平原则,对该承包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在对原告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的同时,该条规定还赋予了人民对无效合同“调整”的权利,即仍保留公力救济途径。
2、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上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第八条 合同法
第五十五条关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行使撤销权期间”规定的一年、
第七十五条关于“撤销之诉中的撤销权行使期间和第一百零四条第二款关于“提存中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期间”规定的五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 第一条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第七条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一方请求撤销合同的,应适用合同法第五十五条关于一年除斥期间的规定。对方当事人对撤销合同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不予支持。
《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款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由上述条文及民法理论我们看出,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请求权,不适用于支配权、形成权、抗辩权只适用于请求权中的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债权请求权、侵权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缔约过失请求权等,而并不适用于物权请求权(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原物等)与占有保护请求权。
依据民法理论,民事权利分为形成权、抗辩权、支配权、请求权。其中,形成权又可以分为单纯形成权和间接形成权。单纯形成权指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消灭,无须通过诉讼行使的形成权。绝大多数形成权均属单纯形成权。而间接形成权,又称形成诉权,指需要通过或者仲裁机关行使,才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消灭的形成权。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可撤销婚姻中的撤销权等就属此类形成权。因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需要通过行使,才能确认合同的效力,属于间接形成权,所以并不适应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性质确定后,就“确认合同无效”有无诉讼时效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反诉诉讼时效是怎么的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反诉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反诉诉讼时效是怎样的:和一般的诉讼时效一样,原则上为3年。
1、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合同法解释
(一)》第6条,技术合同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的事实发生在合同法实施之前,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至合同法实施之日超过一年的,人民不予保护;尚未超过一年的,其提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
3、《专利法》第68条,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至专利权授予前使用该发明未支付适当使用费的,专利权人要求支付使用费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他人使用其发明之日起计算,但是,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应当得知的,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计算。
4、《国家赔偿法》第39条第1款,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5、《海商法》第257条第2款,有关航次租船合同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6、《海商法》第258条,就海上旅客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分别依照下列规定计算:
(1)有关旅客人身伤害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2)有关旅客死亡的请求权,发生在运送期间的,自旅客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因运送期间内的伤害而导致旅客离船后死亡的,自旅客死亡之日起计算,但是此期限自离船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年;
(3)有关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请求权,自旅客离船或者应当离船之日起计算。
7、《劳动法》单位保管劳动合同文本和相关书面资料期间为2年。
8、《产品质量法》第45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违反土地出让合同约定诉讼时效是多久?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