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因此,对于违反《劳动法》规定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办法进行维权:
(二)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给付工资和滞纳金;
(一)民事责任: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
(二)刑事责任:对于主观上故意拖欠工资,客观上实施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需要向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六个月以下的,给予劳动者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具体标准如下:
1、工作年限计算标准: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超过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足六个月的,按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计算;
2、不再限定赔偿期限(12年);
3、工资计算基数: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这里的工资是指应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之后,没有按时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作为赔偿,如果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若是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辞退劳动者,不仅要支付员工的工资,还要给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具体的补偿标准与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的月工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