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因受意外人身损害而致残者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时,通常需以其受伤前的薪酬水平作为依据。
然而,由于实际从业期间时间较短且工资未足额发放,故在司法实践中常按照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薪资标准进行衡量。若劳动合同并无相关条款,则应参考当事人所在用人单位与其从事相同工种或相同岗位的员工的同等薪资标准来确定其正常投入生产活动期间的薪酬水平。对于尚未完成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即不幸遭遇工伤的劳动者,其工伤康复时期的工资计算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若劳动者与雇主签署的劳动合同对此有所明确约定,那么该劳动者在工伤期间内所应获得的薪酬便应按照劳动合同上所记载的具体金额进行计算。
第二,若劳动合同并未对这一问题做出说明,依照公平公正的职业待遇原则,考量同工同酬的概念,可将这名劳动者视作与其他同类岗位员工在工资层面保持相等地位,以此标准估算出其在工伤期间内应得的薪酬收入。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工作不满一年要交违约金吗
在未满一年的工作期限内选择离职,这种情况通常无法获得补偿。
然而,如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署过服务协议,那么就有权利主张相关款项补偿。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正式员工预知辞职需提前三十天向所在公司做出书面通知,随后便可完成与所在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解约流程。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在评估工伤所造成的经济损害时,我们通常会以受伤害者受伤之前的薪资水平为依据进行测算。但如果受伤害者从事该职业的时间较短或者其工资并没有按照合同协议全额发放,那么我们将按照其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工资标准作为基准进行衡量。如遇到没有任何明确条款规定的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与伤者所从事同样工种或岗位的其他员工的薪资水平来进行估算。而对于那些在尚未完成整个工作周期就不幸遭受工伤的劳动者来说,如果他们的劳动合同中有相应的约定,我们将根据合同中的具体金额进行计算;如果合同中并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我们将会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对工伤期间的薪酬进行大致的估算。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