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家不发货怎么赔偿
1、若卖家未能按照承诺时间内完成商品发货,则应根据实际成交金额支付买家10%的违约金额。此违约金的支付并不局限于特定商品,仅针对同一买家,且在24小时内总违约金金额最低不得低于5元人民币,最高不超过100元人民币。
2、若卖家所承诺提供的赠品未能如期发出,同样须遵循上述赔付规定进行违约金支付。若赠品在店铺内有独立销售链接,则违约金将以该赠品销售链接标注的售价为准;若赠品在店铺内无销售链接或未明确标示价格,则客服将依据市场行情进行评估后确定违约金数额。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二、商家不发货我骂了商家会被起诉吗
关于商家未能及时发货的处理方案,以下提供几点建议供您参考:
首先,若买卖双方已经通过邮件形式明确货物是否具备以及付款等相关事宜,那么这种方式就等于确立了双方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如果卖家未能按约定完成发货任务,就等同于违反了合同约定,买方因此拥有要求对方履行义务或是全额退款的权力。
其次,如果卖家仍旧拒绝发货并且退款,那么买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再者,倘若卖家实际上并不具备满足订单所需的商品资源,但仍然接受了买方的订单,这便构成了欺诈行为,买方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卖家对其进行双倍赔偿。
关于消费者的权益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权,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以及接受服务过程中,享有身体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第二,知情权,即消费者有权利了解所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第三,选择权,即消费者享有自由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第四,求偿权,即当消费者因为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而遭受人身、财产损失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此外,消费者协会通常不会受理以下几种投诉类型:第一,企业间的经济纠纷投诉;第二,购买商品并非用于个人消费,而是用于生产或销售的投诉;第三,涉及个人私下交易商品,且属于违约纠纷的投诉;第四,司法、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投诉;
第五,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投诉。总的来说,如果商家未能按时发货,消费者可以要求其发货或者退款,如若卖家依旧拒绝发货和退款,买方可以考虑采取法律手段,如果卖家存在欺诈行为,买方还可以要求卖家进行双倍赔偿。
然而,对于企业间的经济纠纷投诉,消费者协会一般不会予以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倘若卖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交付商品或者提供相应赠品,须向买方支付其实际交易总额的10%作为违约赔偿金,且此违约赔偿金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元,最高额度则为人民币100元。对于赠品是否设有独立销售链接的情况,如赠品拥有独立销售链接,那么违约赔偿金将以赠品在该销售链接上的标价为准进行计算;反之,如赠品并无独立销售链接,则由客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