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入职合同等于劳动合同吗

最新修订 | 2024-05-06
535浏览
张恒律师
张恒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07人
律师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入职协议并非等同于劳动合同
一方面,从法律角度看,入职协议缺乏劳动合同法所定义的合同性质;
另一方面,它在某些重要条款的规定上也存在缺失。
相较之下,劳动合同则是一份详细且具体地描绘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责关系的书面文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开始雇佣行为的那一刻起便建立了劳务关系,因此必须签订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合同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35****563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7****800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686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81人选择咨询律师
671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入职合同等于劳动合同吗
一键咨询
  • 138****36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0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0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7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1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4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4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4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4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4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6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7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0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7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7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4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3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1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2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7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8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6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7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4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3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8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0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1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8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8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0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7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2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3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1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188****906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957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114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入职合同等于劳动合同?
动合同在正式入职时签订,员工进入刚工作岗位时因为很多公司还会规定试用期等,入职时的合同并不属于正式的劳动合同。在公司的普遍实践当中,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以后会签订劳动合同。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有期徒刑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内部的所有职员都不得故意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将所在单位的财物私自占有并变为个人财产使用,这一行为一旦被查证且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即构成犯罪。
具体而言,如果涉案金额在较大范围内(通常是指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之间),那么该职员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
若涉案金额达到了巨大规模(通常是指人民币二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那么该职员将会受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同样也会被处以罚金;
而当涉案金额超过了特别巨大的范畴(通常是指人民币二十万元以上),那么该职员将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还会被处以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员工入职协议等同合同吗?
入职前签定的协议不是成为劳动合同,属于职业意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判四年能减刑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明确规定,所谓减刑,乃指因犯法被国家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等不同刑种的犯罪分子,在具备特定法定情节条件下,由负责实施惩罚措施的相关机构提交书面材料,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裁量并确定是否适当减少原来决定所定刑罚的司法审判行为。
因此,就算涉及职务侵占类犯罪的罪犯也同样可以申请并获得减刑机会。
然而,在对其进行刑罚执行的过程中,如果犯罪分子能够严格遵守监狱规定,积极参与改造学习,确实显示出悔过之意和改正之决心,并在改造中所做出的努力取得相应成效,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均可考虑给予减刑。
在此过程中,执行机关需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交减刑建议书。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减刑都必须经过法定程序的批准方可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减刑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入职协议属于劳动合同吗
对于那些内容单一的入职协议之类的简易合同,实质上缺少了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必备条款,并不具备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合同概念,所以对于仅有简易合同而未全面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属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驱逐出境是指禁止外国人进入我国边境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驱逐出境,这是一项由我国刑法所设立的刑事处罚措施。
其主要内容为,针对那些触犯我国刑法并被判定有罪的犯罪分子,通过强制手段将他们从中国大陆地区移送至中国境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那些非中国籍的、在中国大陆地区犯罪的外籍人士以及无国籍人员才可能适用这项处罚。
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只要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除非法律另有特殊规定,否则均需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而对于外籍人士和无国籍人员在中国大陆地区犯罪的情况,同样应当依据刑法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并根据其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单独判处主刑或附加刑,或者同时判处主刑与附加刑。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刑法还特别规定:
“对于犯罪的外籍人士,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这就意味着,驱逐出境并非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刑罚,而是针对特定类型的罪犯所采取的特殊惩罚措施。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三百六十一条
对判处独立适用驱逐出境刑罚的外国人,省级公安机关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的副本后,应当指定该外国人所在地的设区的市一级公安机关执行。
被判处徒刑的外国人,主刑执行期满后应当执行驱逐出境附加刑的,省级公安机关在收到执行监狱的上级主管部门转交的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副本或者复印件后,应当指定该外国人所在地的设区的市一级公安机关执行。
我国政府已按照国际条
约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对实施犯罪,但享有外交或者领事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或者不可接受并拒绝承认其外交或者领事人员身份,责令限期出境的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自动出境的,由公安部凭外交部公文指定该外国人所在地的省级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或者监督执行。
入职前签订协议是否等同签订劳动合同
入职的时候签订的入职协议和劳动合同不是一回事,一定要知道,有的刚刚来的人以为那个就是劳动合同,其实是公司的人在给你耍诈,自己要当心一点。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法院依职权再审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1.存在新的证据,这些证据具有足够的说服力,可以有把握地推翻已经作出的原判决和裁定结果。
2.原判决和裁定所认定的基本事实,在现有证据中无法得到充分证明或者证明力度不足。
3.原判决和裁定所依据的关键性证据,经过细致的核查与验证后,发现其真实性受到质疑且无法被确认真实性。
4.由于技术上的限制或人为因素等原因,导致原判决和裁定所依赖的重要证据未能经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的质证与辩论,而直接予以采纳。
5.在审理某一争议案件时,对于某些重要的证据材料,由于当事人自身在客观条件上的限制,无法自行收集或获取,因此通过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调查收集的申请,但遗憾的是,人民法院对此并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工作。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
(八)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九)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十)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一)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二)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三)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交通同等责任如何赔偿
[律师回复] 解析:
以下为同等责任的交通事故赔偿原则:
首先,对于双方皆为机动车的情况,赔偿方式为先使用各自的强制保险进行理赔。
若强制保险不能覆盖全部理赔费用,则超额部分将由负有主要责任的一方承担百分之五十,另一方仅需承担百分之五十。
在此过程中,如有任何一方拥有保险,则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其次,若其中一方为机动车,另一方为非机动车或行人,那么机动车一方的损失将由对方承担百分之五十,剩余百分之五十则由其自行承担。
同样地,若有任何一方拥有保险,也可直接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在机动车一方先行使用强制保险进行理赔之后,剩余部分将由双方各承担百分之五十。
关于同等责任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当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各方当事人都存在违章行为,并且这些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当;
第二,当交通事故发生后,各方当事人未能立即停车并保护现场,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明确认定;
第三,当事人各方均具备报案条件却未报案,或者未能及时报案,使得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
在这种情况下,公安交管部门会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详细记录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以及调查所得的相关事实,但对事故责任不予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入职等半个月是否是合理的
入职等半个月也是存在的,公司可能还没有安排好具体的住宿等问题,等待公司安排职位妥当以后就会通知大家办理入职手续。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低于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职务侵占罪,若待犯者犯罪金额未能达到定罪要求,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理方式如下:
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在职员工,在履行其职权过程中,非法占有该单位财物,且数额相对较大,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责任,同时还需承受罚金的惩罚;
若数额巨大,则将面临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样需要交纳相应罚金;
如情节极其严重,数额特别巨大,将面临至少十年刑期乃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处,并且仍需承担罚金的责任。
对于受害方而言,他们有权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追讨被非法侵占的财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7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企业职员受贿罪量刑标准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解析:
涉及到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受贿行为,若触犯相关法律法规,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具体而言,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受贿罪的处罚标准如下:
受贿金额较小者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而受贿金额巨大者则会面临更为严重的惩罚,即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被剥夺财产所有权。
值得注意的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受贿金额达到了法定标准——人民币六万元及以上时,即可被视为受贿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