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最终解释权是违法的吗

最新修订 | 2024-02-20
3.9w浏览 5点赞
律师解析
是违法的。最终解释权就是最后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的权力。经营者常常以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拒绝消费者的合理要求,以达到保障自身权益的目的,但是却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法律依据:
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十一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经营者不得在格式条款中排除消费者下列权利:
(一)依法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权利;
(二)请求支付违约金的权利;
(三)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四)解释格式条款的权利;
(五)就格式条款争议提起诉讼的权利;
(六)消费者依法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受理范围案件·推荐文章

连云港188****426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477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558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08人选择咨询律师
688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最终解释权是违法的吗
一键咨询
  • 166****74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2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3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7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3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7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0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6****36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6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4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3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7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4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4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5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4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4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7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2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0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0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7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3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3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8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6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8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2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0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1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0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3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2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4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0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6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3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3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2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177****305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8****956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8****377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商场最终解释权合法么?
合法,但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商场的声明属于格式条款。商场将最终解释权予以保留,导致了获奖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纠纷,商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消费者只能任其“宰割”;商场具有最终解释权,等于说明商场既是行为的当事人,又是出现纠纷时的裁决人,一旦出现危及自身利益的情况,其公正与否可想而知。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抢劫罪抢劫金额量刑标准最少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当行为人实施抢劫行为时,根据其犯罪性质和情节轻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惩罚。
其中,抢劫罪中最轻微的情况为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抢劫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对于此类罪犯,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
若存在入室抢劫、多次抢劫及其他严重情节者,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具体而言,以下几种情况将被视为严重情节:
(1)入室抢劫;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抢劫;
(3)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4)多次抢劫或抢劫金额巨大;
(5)抢劫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
(6)假扮成军警人员进行抢劫;
(7)持有枪支进行抢劫;
(8)抢劫军用物资或用于抢险、救灾、救济的物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3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最终解释权怎么写合理
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最终解释权”为借口,侵害消费者的权利。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故意诽谤罪量刑标准最高多少年
[律师回复] 解析:
诽谤罪的法律判定准则如下所示:
首先,若违反了该罪行,将遭受长至三年的刑事监禁以及拘役、管制或者政治权利被剥夺等惩罚;
其次,必须提醒,对于情节轻微的诽谤举措,其本身并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规,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进行诽谤的行为,将面临五天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处罚;
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可能会被处以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若触犯此罪,仅在被害人提出控告时法院方予以审理,但如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除外。
此处所称的"仅在被害人提出控告时法院方予以审理",意即在诽谤罪的情况下,只有当被害人向法院提出控告后,法院才会启动审理程序,否则将不予受理。
至于"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除外",例如,由于诽谤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事件发生;
引发当地民众强烈不满情绪的事件;
诽谤外国人从而影响到国际关系的事件等等。
若受害人未提出控告或者无法提出控告,那么人民检察院应当主动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降职降薪最好处理方法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1.劳动者可依据自身权益进行的自主协商解决途径。
劳动者拥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恢复至原本职位和薪酬水平,倘若因用人单位非法调整岗位及降低薪资待遇导致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劳动者还能够通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向用人单位寻求违法调整岗位期间所产生的相关经济赔偿要求。
2.寻求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处理。
劳动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监督并促使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纠正或惩处。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达成共识且无合理理由擅自对劳动者进行岗位调整和降低薪资待遇,便构成了违法行为。
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此类违法行为实施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3.借助工会组织的协助。
已加入工会的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出现纠纷时,可寻求工会组织的协助以进行协商调解。
工会的主要职能之一便是协助会员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谈判,同时在会员需要时提供仲裁申请或对用人单位提起诉讼等方面的支持。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
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商场最终解释权合法吗
合法,但“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商场的声明属于格式条款。一方面商场将最终解释权予以保留,导致了获奖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纠纷,兑奖的实现完全取决于最终解释,商场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消费者只能任其“宰割”。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无期不得减刑不得假释有规定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减轻量刑与假释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倘若能够诚心认罪、积极接受教育改造,确实有所悔过立功于表现者,可依法获得减轻量刑的优待,使无期徒刑的刑罚得以从轻变更为有期徒刑。
若罪犯在实际执行刑期中已达13年以上,则还可能得到假释出狱的机会。
然而,对于累犯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参与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则不允许进行假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危险驾驶罪最高拘留多少天
[律师回复] 解析:
倘若行为人涉嫌牵涉到危险驾驶罪这一严重犯罪并因此遭受刑事拘留的待遇,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类拘留的最长时长设定为14天。
然而,若公安机关认定被拘留者有必要继续羁押以便进行进一步的侦查和审判,他们必须在拘留后的3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交审查批准申请。
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如涉及到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或结伙作案等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需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的批准,方可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延长至1至4日。
而对于那些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的嫌疑人,公安机关甚至可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延长至30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什么是最终解释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从法律角度来讲,“‘最终解释权’是一个涵盖多领域的比较复杂的概念,包括司法最终解释权、学术最终解释权、行政最终解释权以及民间最终解释权等。最终解释权的解释是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的。而且从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来看是无效的条款。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探视权最新解释有哪些?
探视权主要存在于离婚之后,办理离婚手续之后,父亲或者母亲有探视子女的法定权利,行使探视权的时候,要符合法律要求,不能损害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探视权具有单向性的特点。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团伙盗窃罪最轻处罚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构成盗窃罪案件的处置,有几种法律规定的主要刑罚手段,其中处罚最轻者是仅给予罚金的处分。
而对于那些盗窃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或数次盗窃,包括入室盗窃和携带武器、工具等进行盗窃以及扒窃等行为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可能会受到罚金的单独处罚。
若是犯罪金额巨大或者涉及到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
至于犯罪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他们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制裁,同时也必须缴纳罚金或者接受没收财产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1000元至3000元之间、3万元至10万元之间以及3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罪犯,应当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有权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范围内,确定具体的执行数额标准,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电瓶车撞到轿车轿车违停责任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当机动车辆违停且因此与电动自行车相碰撞时,根据交通法规,通常认为应由汽车承担主要责任,电动自行车则负担次要责任。
这是因为,“转弯让直行”乃是交通规则中的重要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正在进行转弯操作,而电动自行车则处于直行状态,按照规定,汽车理应礼让直行车辆先行通过,换言之,即便是汽车在转弯过程中,电动自行车作为直行车辆,仍享有优先通行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1.若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该方当事人需承担全部责任;
2.若因两方或多方当事人的过错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则应根据各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判定其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3.若各方当事人均未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则可视为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需承担责任。
但如有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的,另一方当事人则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此外,对于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规定,随意停放车辆,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的行为,将面临一百五十元的罚款处罚;
若因此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罚款金额将升至二百元。
同时,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故障时,驾驶员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
若确实无法移动的,则应持续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设置警告标志等措施以扩大警示范围,必要时还应迅速向警方报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