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认为“借名买房”所购买的房屋归借名人所有;
我国《民法典》中对“借名买房”房屋归属问题有特别规定外,其他领域对处理该问题法律无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认为借名买房所购买的房屋(包括商品房、福利房)归借名人所有,但应当满足两个条件:
(1)借名人与名义人达成借名买房的合意
“借名买房的合意”指借名人和名义人约定:实际出资人借用名义人的名义,实际出资购买房屋,房屋归实际出资人所有。该合意既能将借名买房的事实固定下来,又能将借名人赠与名义人房屋、名义人借款买房等情形排除。
(2)借名人实际出资购买房屋
借名买房的房屋归实际购房、出资人所有,是基于民法中的自愿原则与公平原则。借名人和名义人达成借名买房合意后,如借名人实际支付了房款,就以出资行为履行了借名买房合同,房屋归借名人所有符合公平原则。
综上所述,借名人要取得房屋的所有权,达成借名买房合意与实际出资购买房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借名买房的原因有哪些?
(一)规避法律或者政策。购买房产需要一定的资格,事实购房人没有资格购买,而登记购房人具有资格购买是最常见的情形。比如,有些人不具备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又想买这样的房屋,就只能借他人名义买房。再比如,已经拥有住房的居民以他人的身份证登记购买房屋,以规避“限购令”关于不得购买第二或第三套住房的规定。
(二)贪图便宜享受优惠。比如,只有具有城镇户口的在岗职工,才能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人没有资格办这种贷款,于是以别人的名义办理公积金贷款。还有单位建集资房的,价格实惠,但单位员工却没有经济实力,单位有明文规定,集资房只对本单位员工出售,所以购房人与员工私下签订买房协议,以该员工的名义先签订购房合同,所有房款均由购房人支付,并另外给该员工一定的转让费,待到房产证下来以后,再根据协议办理过户手续。
(三)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以其所有的动产或不动产偿还债务。有些债务人为了隐匿财产,恶意躲债,事先就把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给债权人和法院以自己无财产的假象。
(四)简便手续,减少税费。比如,父母为了逃避将来有可能开征的遗产税以未成年人的名义购买房屋等。
综合上面所说的,借名买房是借由他人的名字而购买房子,而对于自己是属于实际的出资人,但最终的房子产权也会归借名人所有,其前提也需要由双方签订签订相关的合同,不能存在口头的协议,不然双方是很容易造成很大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