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认定的方法如下:
1、可以从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来进行认定。发放工资的记录可以明确知道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甚至工作天数;
2、可以根据参加工作时间,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进行认定。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
一、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连续计算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依法办理变更、合并、分立手续后,导致劳动者工作单位变动的工龄计算。
劳动者的工龄应该连续计算,新的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在前用人单位的工龄应承担工龄责任,即工龄直接连续计算,不需考虑其他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九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法规
2、合并计算法:
合并计算法是指在劳动者的工作中,因为主客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后,间断前后的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非因劳动者主观原因造成的工龄间断,如企业改制、合并、分立等。
3、工龄折算法:
工龄折算法主要适用于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
在计算这类工人的连续工龄时,可以根据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进行折算。
如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工作的,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二、每个职工应领取的工龄补贴按下述规定计算:
1、工龄补贴等于每平方米年度工龄补贴额乘以职工工龄乘以补贴面积;
2、每平方米年度工龄补贴额按双职工65年,男职工35年,女职工30年内积累的、由单位资助的住房公积金贴现值计算;
3、无房职工可按政府规定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全额计算工龄补贴,未达标职工按已购住房与政府规定的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的差额计算工龄补贴。
总之,工龄的认定可以感觉单位发放工资的记录或参加工作时间进行计算。员工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包括连续计算法、合并计算、工龄折算法。每个职工应领取的工龄补贴需视自身情况而定。
相关法规: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三条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九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在上面的文章内容中,我们已经解答了关于工龄怎么认定的问题,相信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本篇文章没有完整解答您的问题的话,可以通过搜索查看我们网站的其他内容来进行了解,也可以提交您的问题,请律师来帮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