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的状况之下,当雇主或用人单位决定终止与员工之间的劳务关系时,我们作为被解职的员工有诸多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具体来说,这些手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要的选择是,作为雇主和员工双方,应当尽量争取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旦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了相应的离职证明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那么这样的和平解决方案是最为理想的选项之一。
其次,如果协商不成,我们也可以考虑采取其他的法律保护措施。譬如,通过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直接向劳动行政管理机构寻求帮助,提出调解请求等。这些都是合法有效的维权途径。若仍然无法得到满意的回复,我们有权向所在地区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发起劳动仲裁。倘若仲裁庭给出的裁决意见仍使我们感到不满,我们仍可进一步向具有司法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相关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经济赔偿方面的规定是,对于每一位在原工作岗位上工作满一整年的员工,雇主理应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一定金额的薪水作为赔偿金。如果该员工在公司服务超过六个月而不足一整年,那么就视为已服务一整年,且这一年内每满一个月赔偿一次的原则适用于此种情形。反之,若是工人在公司服务时间尚不足半年,则雇主应该根据实际工作月份数给予其一半薪酬金额的经济赔偿。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被裁员诉讼仲裁流程
(1)在撰写起诉状时,务必要准确无误地陈述出原、被告各方的基础信息,并明确列举出您所主张的诉讼请求内容。接着,就要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各种细节,逐一详细描述;
(2)接下来,请准备好起诉状,按照被告方人数提供相应数量的副本,同时携带所有相关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前往审理案件的地方法院立案庭进行立案申请;
(3)经过初步审核之后,法院将会向被告方发送起诉状原件,同时也会通知原告方对自己所拥有的证据材料进行举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