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利用他人身份虚假入职会有什么后果?

最新修订 | 2024-07-18
浏览10w+
冯晓辉律师
冯晓辉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0万+人
专家导读 对于劳动者来说,利用他人的身份虚假入职会使自己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劳动中带来的一些福利,如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同时,在劳动中如果发生工伤事件,也有可能不能领取工伤保险。

{ArticleTitle}

员工在进入企业工作时,都会办理入职手续,将自己的身份信息等提供给企业,企业才能会为员工办理后续的保险,发放工资等等。但有些员工会因为实际的年龄未到法定工作年龄等原因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而使用他人的信息办理入职手续,这就涉及到虚假入职。今天律图小编将和大家一起了解的是员工利用他人身份虚假入职会有什么后果。

员工利用他人身份虚假入职会有什么后果?

一、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及《劳动法》第18条,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如果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双方仍然构成劳动关系。当然,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5项,以劳动者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二、使用虚假身份证入职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可能带来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

如果该员工在发生工伤时已年满16周岁,则属于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可认定为工伤。如果该员工未满16周岁,则单位属于非法用工,此时应该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来处理。

1、如果属于工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单位承担的(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解除或终止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六级伤残员工的伤残津贴等),一部分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比如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医疗费、残疾护具费等)。在上述情形下,无论劳动者是否身份造假,本该单位承担的部分,单位都应该支付;本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部分,会有两种情况:单位如果没有参保,这部分责任由单位承担;如果造假者以假身份获得参保,查实后工伤保险基金往往会拒付工伤保险待遇

2、责任由谁承担?

(1)第一种意见认为,单位不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没有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导致单位不能以他本人的名义来缴纳工伤保险费,过错责任完全在于员工。

(2)第二种意见认为,单位按照过错大小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存在过错,但是单位没有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也存在过错,所以法律后果应该根据双方的过错比例来承担。这个比例在实践中分配通常是,较小过错方承担20%-40%责任,较大过错方承担60%-80%责任。

那又如何分配过错大小呢?司法实践中大体这样认为: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年满18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应该认识到行为后果,因此有较大过错,应该承担较大责任。单位审查不严,承担较小责任。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还是未成年人,因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是比较弱的,他就具有较小的责任。单位对未成年人的入职审查不严,就有较大过错。

(3)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完全由单位承担责任。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就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单位应该承担这种责任。

对于劳动者来说,利用他人的身份虚假入职会使自己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劳动中带来的一些福利,如社保住房公积金,同时,在劳动中如果发生工伤事件,也有可能不能领取工伤保险。所以,个人应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应对员工的具体信息严格审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2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总结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11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员工利用他人身份虚假入职会有什么后果?
一键咨询
  • 131****38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4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0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6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2****40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5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8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7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6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5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0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7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7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镇江178****587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468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6****412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冒用他人身份入职虚假入职
1、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2、使用虚假身份证入职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可能带来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利用他人身份虚假入职有什么后果?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使用他人身份证虚假入职的具体会有这些问题:
一、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及《劳动法》第18条,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如果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双方仍然构成劳动关系。当然,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5项,以劳动者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二、使用虚假身份证入职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可能带来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果该员工在发生工伤时已年满16周岁,则属于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可认定为工伤。如果该员工未满16周岁,则单位属于非法用工,此时应该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来处理。
1、如果属于工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单位承担的(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解除或终止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六级伤残员工的伤残津贴等),一部分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比如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医疗费、残疾护具费等)。在上述情形下,无论劳动者是否身份造假,本该单位承担的部分,单位都应该支付;本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部分,会有两种情况:单位如果没有参保,这部分责任由单位承担;如果造假者以假身份获得参保,查实后工伤保险基金往往会拒付工伤保险待遇。
2、责任由谁承担
(1)
第一种意见认为,单位不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没有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导致单位不能以他本人的名义来缴纳工伤保险费,过错责任完全在于员工。
(2)
第二种意见认为,单位按照过错大小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存在过错,但是单位没有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也存在过错,所以法律后果应该根据双方的过错比例来承担。这个比例在实践中分配通常是,较小过错方承担20%-40%责任,较大过错方承担60%-80%责任。那又如何分配过错大小呢司法实践中大体这样认为: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年满18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应该认识到行为后果,因此有较大过错,应该承担较大责任。单位审查不严,承担较小责任。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还是未成年人,因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是比较弱的,他就具有较小的责任。单位对未成年人的入职审查不严,就有较大过错。
(3)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完全由单位承担责任。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就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单位应该承担这种责任。对于劳动者来说,利用他人的身份虚假入职会使自己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劳动中带来的一些福利,如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同时,在劳动中如果发生工伤事件,也有可能不能领取工伤保险。所以,个人应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应对员工的具体信息严格审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11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员工在职后,如果利用他人身份虚假入职,有什么后果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使用他人身份证虚假入职的具体会有这些问题:
一、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及《劳动法》第18条,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如果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双方仍然构成劳动关系。当然,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5项,以劳动者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二、使用虚假身份证入职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可能带来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果该员工在发生工伤时已年满16周岁,则属于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可认定为工伤。如果该员工未满16周岁,则单位属于非法用工,此时应该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来处理。
1、如果属于工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单位承担的(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解除或终止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六级伤残员工的伤残津贴等),一部分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比如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医疗费、残疾护具费等)。在上述情形下,无论劳动者是否身份造假,本该单位承担的部分,单位都应该支付;本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部分,会有两种情况:单位如果没有参保,这部分责任由单位承担;如果造假者以假身份获得参保,查实后工伤保险基金往往会拒付工伤保险待遇。
2、责任由谁承担
(1)
第一种意见认为,单位不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没有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导致单位不能以他本人的名义来缴纳工伤保险费,过错责任完全在于员工。
(2)
第二种意见认为,单位按照过错大小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存在过错,但是单位没有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也存在过错,所以法律后果应该根据双方的过错比例来承担。这个比例在实践中分配通常是,较小过错方承担20%-40%责任,较大过错方承担60%-80%责任。那又如何分配过错大小呢司法实践中大体这样认为: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年满18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应该认识到行为后果,因此有较大过错,应该承担较大责任。单位审查不严,承担较小责任。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还是未成年人,因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是比较弱的,他就具有较小的责任。单位对未成年人的入职审查不严,就有较大过错。
(3)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完全由单位承担责任。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就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单位应该承担这种责任。对于劳动者来说,利用他人的身份虚假入职会使自己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劳动中带来的一些福利,如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同时,在劳动中如果发生工伤事件,也有可能不能领取工伤保险。所以,个人应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应对员工的具体信息严格审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利用他人身份假入职有什么后果?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使用他人身份证虚假入职的具体会有这些问题:
一、虚假入职的后果: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及《劳动法》第18条,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如果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并且取得了相应的劳动报酬,双方仍然构成劳动关系。当然,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5项,以劳动者欺诈导致劳动合同无效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二、使用虚假身份证入职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可能带来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果该员工在发生工伤时已年满16周岁,则属于已经与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可认定为工伤。如果该员工未满16周岁,则单位属于非法用工,此时应该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来处理。
1、如果属于工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单位承担的(停工留薪期工资、停工留薪期护理费、解除或终止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六级伤残员工的伤残津贴等),一部分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比如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医疗费、残疾护具费等)。在上述情形下,无论劳动者是否身份造假,本该单位承担的部分,单位都应该支付;本该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部分,会有两种情况:单位如果没有参保,这部分责任由单位承担;如果造假者以假身份获得参保,查实后工伤保险基金往往会拒付工伤保险待遇。
2、责任由谁承担
(1)
第一种意见认为,单位不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没有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导致单位不能以他本人的名义来缴纳工伤保险费,过错责任完全在于员工。
(2)
第二种意见认为,单位按照过错大小承担责任。理由是员工存在过错,但是单位没有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也存在过错,所以法律后果应该根据双方的过错比例来承担。这个比例在实践中分配通常是,较小过错方承担20%-40%责任,较大过错方承担60%-80%责任。那又如何分配过错大小呢司法实践中大体这样认为: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年满18周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应该认识到行为后果,因此有较大过错,应该承担较大责任。单位审查不严,承担较小责任。如果劳动者发生工伤时还是未成年人,因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是比较弱的,他就具有较小的责任。单位对未成年人的入职审查不严,就有较大过错。
(3)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完全由单位承担责任。无论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被认定为工伤后就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单位应该承担这种责任。对于劳动者来说,利用他人的身份虚假入职会使自己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劳动中带来的一些福利,如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同时,在劳动中如果发生工伤事件,也有可能不能领取工伤保险。所以,个人应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应对员工的具体信息严格审查,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用虚假身份结婚有效吗
[律师回复] 对于使用虚假身份欺诈他人登记结婚的,认定为婚姻成立和有效,有什么作用一是可以防止和制裁假借他人身份与人结婚,他人,逃避法律打击。如果不承认这种婚姻成立,就会使一些人利用假身份与人结婚,而后随意离去,他人,而受害者又不能得到法律的救济和保护。更严重的是,如果不承认这种婚姻的效力,还会使一些人多次利用假身份与人结婚,不承担重婚犯罪的责任,从而逃避法律打击。二是认定婚姻成立,也不会妨害被欺诈一方的法律救济,一方发现另一方的真实身份后,如果不能接受,夫妻感情破裂,可以通过离婚途径解决,有救济的渠道。可以欺诈结婚为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判决离婚。如果欺诈结婚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对方可以提出索赔或者在分割财产时予以照顾。三是不承认这种婚姻成立,并不能杜绝或预防欺诈婚姻的发生,反而会滋生这种婚姻现象增加,鼓励更多的人骗婚。因为骗婚不是婚姻,不会承担任何法律后果和责任。四是承认欺诈婚姻成立,并不是保护欺诈人,而是保护被欺诈人,使更多的受欺诈者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并可使欺诈者得到相应处罚或制裁。可见,从社会效果来看,承认这种婚姻的成立,更具有积极意义。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当事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是否入罪
当事人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是入罪的,身份证是个人信息的体现对于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旦出现虚假身份证就会导致社会的管理出现混乱,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消极的作用,所以自己需要积极的面对,尽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里进行处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1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的概念?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是指行为人在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提供真实身份的活动中,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虚假身份证件的行为。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工伤后虚假身份证能办理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冒用他人身份进厂,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由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分担工伤保险责任。  劳动者虽然冒用他人的身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遭受职业伤害是客观事实,应当认定为工伤,获得相应赔付。  冒用他人身份证进厂,涉嫌欺诈使用人单位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劳动合同,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应当以事实劳动关系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冒用他人身份遭受工伤事故伤害,即使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社会保险机构记录的参保对象本人也不在其中,因此,社会保险机构不会对其进行赔付。由此造成的后果,司法实践中,职工冒用他人身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涉嫌欺诈存在过错,但用人单位未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亦存在过错,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应由双方根据过错比例分担。一些省市规定工伤职工承担应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部分,用人单位承担应由用人单位支付部分;一些省市规定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用人单位也适当承担一部分。诚实信用是做人的本分,职工冒用他人求职不可取。《深圳市中级人民关于审理工伤保险待遇案件的裁判指引》(2015年3月19日深圳市中级人民审判委员会民事行政执行专业委员会第3次会议讨论通过)三、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假冒身份证明为其投保而遭受社会保险损失的,对法律法规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的工伤保险待遇部分,如冒用人发生工伤时已满16周岁,由冒用人承担主要责任,用人单位承担次要责任;如冒用人发生工伤时不满16周岁,由用人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由冒用人承担次要责任。对法律法规规定应由用人单位负担的工伤保险待遇部分,劳动者无须进行分担,仍由用人单位全额支付。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盗用他人身份入职会怎样?
员工使用他人的身份证或假的身份证入职,发生了工伤,即使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了社会保险,由于受伤人员身份证明和参加社会保险人员身份证明不一致,工伤保险基金不能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员工的工伤赔偿责任就应该由用人单位承担。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1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假冒他人身份是什么罪
在法律范畴中,假扮他人身份的行为可能构成抢劫罪、招谣撞骗罪、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以及冒名顶替罪等罪行。 以下是对这些罪行的概述及相应的处罚措施: 若未经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名义活动,以谋取利益但未构成犯罪,行政机关将给予当事人十日至十五日的行政拘留,并罚款人民币伍仟元。 如存在违法所得,将予以没收。 当假扮他人身份构成犯罪时: 1. 假扮军警人员进行抢劫将定为抢劫罪,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2. 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以军人身份招摇撞骗,同样将判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4. 盗用或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顶替他人高等教育入学、公务员录用或就业安置待遇,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并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虚假身份结婚的婚姻有效
[律师回复] 对于使用虚假身份欺诈他人登记结婚的,认定为婚姻成立和有效,有什么作用一是可以防止和制裁假借他人身份与人结婚,他人,逃避法律打击。如果不承认这种婚姻成立,就会使一些人利用假身份与人结婚,而后随意离去,他人,而受害者又不能得到法律的救济和保护。更严重的是,如果不承认这种婚姻的效力,还会使一些人多次利用假身份与人结婚,不承担重婚犯罪的责任,从而逃避法律打击。二是认定婚姻成立,也不会妨害被欺诈一方的法律救济,一方发现另一方的真实身份后,如果不能接受,夫妻感情破裂,可以通过离婚途径解决,有救济的渠道。可以欺诈结婚为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判决离婚。如果欺诈结婚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对方可以提出索赔或者在分割财产时予以照顾。三是不承认这种婚姻成立,并不能杜绝或预防欺诈婚姻的发生,反而会滋生这种婚姻现象增加,鼓励更多的人骗婚。因为骗婚不是婚姻,不会承担任何法律后果和责任。四是承认欺诈婚姻成立,并不是保护欺诈人,而是保护被欺诈人,使更多的受欺诈者可以得到更有效的保护,并可使欺诈者得到相应处罚或制裁。可见,从社会效果来看,承认这种婚姻的成立,更具有积极意义。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员工利用他人身份虚假入职会有什么后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