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公司单方面给员工放假是否可以

3.8w浏览 匿名 2024-05-11 浙江衢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5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公司单方面给员工放假是否可以?
一键咨询
  • 172****17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3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5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3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0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1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4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5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67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1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6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7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1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1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3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2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3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2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7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1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8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7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2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4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7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4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4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8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3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7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7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4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5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4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3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7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8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2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88****485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8****337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909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公司因停产给员工放假违法吗
不违法,但是需要支付劳动者工资,法律规定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绑架国家政府人员犯什么罪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绑架警察这一行为,依据中国法律规定,应被认定为是对公务的严重妨碍。
妨害公务罪,亦被称为“阻碍执行公务罪”,具体含义是采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
这一违法犯罪行为在中国刑法中的分类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其主要特点包括:
(1)此罪名所侵犯的法益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而侵害的特定对象须为国家公务员,且这些公务员需正处于依法行使职权的过程之中。
(2)从客观层面来看,该罪行表现为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这里的“暴力”,一般表现为人身伤害性的行为,如殴打、捆绑、禁锢等;
而“威胁”则通常表现为通过实施杀人、伤害、破坏财产或毁损名誉等方式,对他人施加精神压力。
(3)从主观层面来看,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确的故意心态,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却仍然选择实施暴力、威胁等手段进行阻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8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员工恐吓领导公司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员工对企业高层构成威胁,这已属于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条例,因此,用人单位有权将其解雇。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只要存在以下六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就有权单方面解除与员工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即过失性辞退):
首先,如果在试用期内,发现该员工并不符合单位当初招聘时所设定的录用标准;
其次,如果员工严重违规,如恶意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等行为;
再次,如果员工严重渎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或声誉损害;
此外,如果员工在同一时间内还与其他用人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这种行为已经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产生了严重影响,并且经过用人单位多次提醒后仍未改正;
最后,如果由于法律法规的限制,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生效,也可视为过失性辞退的理由。
另外,如果员工因为触犯刑法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同样有权解除与其签订的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公司因停产给员工放假违法吗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公司因停产给员工放假违法吗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刑法卖假货怎么定罪与量刑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制作与售卖虚假商品所可能面临的量刑标准,这取决于诸多复杂的因素。
首当其冲的是被查获的假冒商品价值数量,倘若售卖的假冒商品总价超过五万元人民币而不足二十万元,那么案件涉案人员将面临有期徒刑两年以下或者拘役,同时也将被依法判处其卖得收益额之百分之五十至两倍之间的罚金。
而若查处的假冒商品总价达到了二十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不足五十万元,那么案件涉案人员将面临有期徒刑两年以上七年以下,同时也将被依法判处其卖得收益额之百分之五十至两倍之间的罚金。
如果被查获的假冒商品总价在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不足两百万元,那么案件涉案人员将面临有期徒刑七年以上,同时也将被依法判处其卖得收益额之百分之五十至两倍之间的罚金。
最后,如果被查获的假冒商品总价高达两百万元人民币以上,那么案件涉案人员将面临有期徒刑十五年甚至无期徒刑,同时也将被依法判处其卖得收益额之百分之五十至两倍之间的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然而,即使售卖的假冒商品价值未达到上述标准,相关人员仍需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包括:
1.责令立即停止生产及销售活动;
2.没收所有违法生产及销售的产品;
3.处以违法生产及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4.对于存在违法所得的,将被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5.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吊销营业执照。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客体方面,该罪名侵犯了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严格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该罪名要求行为人必须实施了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该罪名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组织,主要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大类人群;
4.主观方面,该罪名的主观方面通常表现为故意,且行为人通常具有非法谋取利益的目的,其故意表现为在生产过程中故意制造伪劣产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
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二条
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9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犯罪主体仅涉及单位的犯罪有那些
[律师回复] 解析:
一、就危害公众安全罪而言,涉及到单位犯罪的条款如下所示:
首先,单位犯罪适用单罚制的情况包括: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以及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其次,单位犯罪适用双罚制的情形包含:
资助恐怖活动罪;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藏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以及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
二、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方面,以下各项均涉及单位犯罪的规定:
第一,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都存在着单位犯罪规定的可能性;
同样地,在走私罪的情况下,也存在着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
第二,在毒品犯罪领域,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仅限于在我国境内);
以及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这些罪名都存在着单位犯罪的规定,而其他毒品犯罪则不在此列。
第三,在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方面,虚报注册资本罪;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以及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这些罪名也都存在着单位犯罪的规定。
第四,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方面,除了与假币有关的伪造货币罪、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换真罪、持有使用假币罪、变造货币罪这五项罪名之外,其他所有罪名都存在着单位犯罪的规定。
最后,在金融诈骗罪方面,贷款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有价证券诈骗罪;
票据诈骗罪;
金融凭证(如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诈骗罪;
信用证诈骗罪;
以及保险诈骗罪,这些罪名也都存在着单位犯罪的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青州违停罚单去哪交钱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车主是在现场遭遇了交警的查验并确认签收了处罚决定书,那么在这个违法行为发生之后,车主必须于15日内前往违章所在地的交警部门进行处理,若逾期未完成处理,每超一日需支付相当于罚款数额3%的滞纳金,但是滞纳金总额不得高于原罚款数额的两倍;
倘若该违章行为是由电子眼监控系统拍摄记录下来的,车主在得知自己在交通网站上有违法纪录后,可以选择在机动车年检之前的一个月内,前往违章所在地的交警部门接受处理,无需在15日内立即处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因一个记分周期未能及时清零而在下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扣满12分的情况,建议车主尽可能在一个驾照的记分周期内完成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三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临时停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
2、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3、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米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以外,不得停车;
4、车辆停稳前不得开车门和上下人员,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5、路边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
6、城市公共汽车不得在站点以外的路段停车上下乘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九条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单位想辞退又不想付补偿金给员工放假怎么申请仲裁
单位无故辞退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是向当地的仲裁机构递交申请书,符合法定条件的仲裁机构就会依法受理,仲裁庭开庭前5天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开庭以后整个审理时间是不会超过45天的,审理完毕之后依法作出仲裁裁决。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危险驾驶罪一审阶段不放人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危险驾驶罪行,法院的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主要的刑事惩罚措施包括判处最高为六个月的拘役;
其次,附加的刑事惩罚措施则包括罚款金额在1000至5000元之间,通常情况下为2000元;
第三,行政处分则可能涉及到吊销驾驶员的驾照,而且这种行为在五年内将无法再次获得驾照,若涉及的是运营性质的机动车辆违法行为,那么将会有十年内无法再次获得驾照,甚至在其生命周期内也不得再驾驶运营车辆;
最后,倘若在这其中还涉嫌其他类型的犯罪行为,根据轻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后,以较重者为准绳进行定罪和量刑,最严重的情况可以判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因为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那么量刑标准将升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产假不回来上班行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若劳动者在完成产假的修整后,有意愿终止其与雇佣方之间的劳动协议,应提前三十个自然日向用人单位发出书面通知以阐明此意。
然而,若劳动者未按照上述规定行事,私自解除劳动协议并对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那么劳动者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如果劳动者在完成产假修整后,仍然决定继续留在原岗位工作,但却未能按时返回工作岗位,则将被视为旷工行为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
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第五十五条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公司为逃避补偿金给员工放假合法吗?
公司为逃避补偿金给员工放假显然是不合法的,对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和处理情况法律上已经明确规定,职工可以按照规定的程序来申请要求赔偿处理,即使放假用人单位也是需要支付工资待遇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02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企业准备开始建设给员工放假合法不?
企业准备开始建设给员工放假合法,但是在这过程当中的话肯定是需要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否则的话也是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对于一个用人单位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规划来确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银行工作人员骗贷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若银行工作人员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后将其擅自挪作他用,其行为应被视为挪用资金罪或者挪用公款罪。
具体而言,若该行为导致其利用所得贷款进行非法活动且涉案金额达到人民币5000元至1万元之间;
或该行为使其在获取贷款之后超过三个月期限仍未偿还,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1万元至人民币3万元;
抑或是该行为使得所获取贷款被用于个人盈利活动,涉案金额同样需要达到人民币1万元至人民币3万元,那么相关责任人便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
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员工隐瞒前科签订了合同是否有效
[律师回复] 解析:
若隐藏的真相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足以干扰到劳资双方缔结的劳动协议的有效性,那么这份劳务协议将被宣布为无效。
以下是几种可能导致劳务协议全部或部分无效的情况:
首先,如果劳资双方在签订或更改劳动协议时,其中一方通过欺骗、威胁等不正当手段,或者利用他人的困境和压力,使得另一方在违背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其次,如果雇主试图通过免除自身应承担的法定义务,或者限制员工的合法权益来达成协议;
最后,如果劳务协议中的条款违反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中关于强制性规定的相关规定。
对于劳务协议是否有效,或者哪些条款无效存在争议的情况,应该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当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裁决和认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