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后公司注销了怎么办
劳动仲裁诉讼期间公司注销如何应对
1、倘若在进行劳动仲裁之前,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完成了注销手续,当事人即有权将该公司权利与义务的继承者或相关责任方列为被申请人,并向仲裁机构提出裁决请求。
2、若在劳动仲裁程序正在进行时,该公司已办理完毕注销手续,那么,当事人可以考虑变更原有的被申请人或者追加有责任的相关方为新的被申请人,以便向其索取生效的仲裁裁决所规定的赔偿或履行其他义务。
3、若事件发展到上述两种情况之外,当事人亦可依法向当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二、劳动仲裁后怎样申请强制执行
随着劳动仲裁裁决书的效应生效之后,若需要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的申请,其流程如下所示:首先,是申请环节。相关的申请人应前往下达该裁决书的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及所需递交的相关材料。其中,这些材料包括具有效力的法律文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等等,此外还需要准备好上述文件的原件以及复印件。如有可能的话,您也可以提供被执行方的资产信息,这将有助于执行效率的提升。其次,法院会针对申请进行审查,一旦确定满足强制执行的条件,便会接收强制执行的申请并予以立案处理。紧接着,法院执行机构收到法院发送的移交执行书后,将会通知被申请人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履行相应的判决义务。倘若被申请人未能在执行期限届满之际履行自身义务,亦或是在接到执行通知后,试图通过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执行的,执行员有权立即启动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具体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1)强制冻结或划转被申请人名下的存款;(2)强制扣留被申请人的薪资等收益性款项;(3)强行变卖被申请人拥有的全部财产,同时也有权查封、扣押被申请人的财产;(4)对被申请人进行强制性的查询、搜查,明确是否存在任何隐匿的财产。当法院发现被申请人无力偿债时,它可以采取措施限制其高额消费行为,甚至把其纳入信用失信者名单以督促其尽快承担裁判义务。在穷尽各种执行方式之后,法院可能会决定暂时终止此案的执行,直到被执行人员再次积累、获取到财产,以便在适当时候恢复强制执行程序。在执行人员执行程序过程中使用强制执行措施时,需要向被申请人出示自己的身份证明,记录整个执行过程并邀请相关人员参与签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五条,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
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刑事案件罚金刑,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三个月内执行完毕,至迟不超过六个月。
在劳动仲裁落幕之后,倘若其中一方未遵守裁决书所规定的义务,那么另一方可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请求。法院将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手段,例如查封、扣押以及冻结被执行人的财产等,以确保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充分保护。然而,能否成功追讨回工资,这还需考虑诸多复杂的因素,比如被执行人的财务状况,是否存在可供执行的财产等等。假如被执行人拥有充足的财产,法院便能通过拍卖、变卖等途径将其转化为现金,用以支付拖欠的劳动报酬。然而,若是被执行人无任何财产或者财产不足以偿付所有工资,那么可能仅能追回部分欠款,甚至无法追回。在申请强制执行的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必须全力配合法院的工作,提供有关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重要信息,从而提升执行的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法律程序的具体实施情况可能因个案的特殊性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劳动者寻求当地的律师或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专业意见,以便获得更为精准的法律指导。
1.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劳动仲裁前已注销,当事人可将权利义务继承者或相关责任方列为被申请人,向仲裁机构申请裁决。
2.若在劳动仲裁进行中公司注销,当事人可变更或追加相关责任方为被申请人,获取仲裁裁决规定的赔偿或履行其他义务。
3.若不符合上述情形,当事人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