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签署劳动合同而遭到解雇,通常仅能追索自身应得的薪酬,无法寻求经济补偿。反之,如系用人单位未能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又无其他不当行为而导致劳动者遭受解雇,那么该劳动者则有权请求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而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劳动者则可提出请求获得赔偿金。
此外,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亦可依法对用人单位逾期未能签署合同的行为进行追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员工在试用期间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亦有权依法获得相应薪资报酬。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时且足额地发放至每位劳动者手中。
任何单位与个人均不得通过扣留或是故意拖延薪资的方式侵占劳动者合法权益。
倘若用人单位拒绝履行代为发放工人工资之义务,劳动者可选择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直接启动劳动仲裁程序。
若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作出的裁决依然心存不满,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
在此过程中,劳动者需收集并出示以下相关证据材料以证实双方之间确实存在劳动雇佣关系:
首先是求职申请表、新职工入职表格、聘用通知书以及面试通知短信等就业通知文件;
其次是工作制服、出入许可证、工厂出入证、职位证明、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认证年审记录等能客观反映岗位职责身份的物品;
再次是工资清单、工资收益证明、社会保险记录单、企业年金领取凭证、住宅公积金单据或其他工资支付情况记录;
最后是打卡记录、出勤表、加班通告等工作纪律实施记录,以及其他同事的证人证言作为旁证支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试用期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